不久前,冯唐在微博上发了一篇题为《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》的文章,瞬间就引爆了网络,一时间人心惶惶。让无数男人女人审视自我是不是也有所谓的“中年油腻”。
不过在我看来,在文中出现的“胖,脏,停止学习,猥琐”等关键词,与其说是“中年油腻”,倒不如说是在上有老下有小的“挣扎”以及生活重压之下心态的焦虑。在这篇文章的余波还没有消失之际,我偶然发现杨澜的一档新节目《你好!生活家》悄然上线了,仿佛冥冥之中在响应着拒绝“中年油腻”的感召,虽然如今美食类、养生类节目很多,但是讲述生活哲学的节目还是第一档。
为了节目,特意打造了500平米的生活馆,拥有客厅,厨房,书房,甚至黄磊之前探班时都忍不住惊呼:你这也太专业了。这种“大手笔”在杨澜强大的控场主持面前,节目形态丰富又不显得杂乱,全场笑料不断。让收视率一度占据了同时段综艺排行榜第一名,登上微博话题榜第一名,节目小视频24小时破千万。甚至如何远离“中年油腻”,节目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。
为生活建立“仪式感”
在其中一期,嘉宾是香港老牌女星刘嘉玲和男演员冯绍峰。
刘嘉玲依然是美的霸气干练,不过谈起丈夫梁朝伟表情还是不自觉的柔和起来。她说,“他还是会写信写卡给我,亲手写给我,特别是他道歉的、认错的卡,我都保存了”。说完这段话,杨澜都不禁感叹他们夫妇相处的温度和情感。
而冯唐在微博上所说的“中年油腻”,大部分皆可以概括为仪式感的丧失。他甚至说“所有的世道变坏都是从鄙视文艺开始的”,而这本质是生命热情的丧失,所以懒,脏兮兮,对新事物丧失了兴趣。当仪式感的丧失蔓延到了婚姻中,就有了“七年之痒”和“中年危机”。而对于仪式感的最好阐述,借用节目中“漆艺传承人”陈晓凌的一句话,面对不完美的事物用完美的心态来对待。
永远不要放弃自己
馆主“杨澜”谈到“中年油腻”,有这样一段话,她说道:“中年的油腻代表了一种放弃的态度,不管在身体上,精神上还是应该保持一些好奇心和上进心,生活还需要一些格调和品格。”
2004年拍摄《武林外传》之时,闫妮已经30多岁,在此之前默默无闻地跑了“十年龙套”,甚至被媒体称为“大器晚成”。然而讽刺的是,拍摄《武林外传》之时,却是她离婚的低谷之时。她在节目甚至自述,那时候尚敬看到我说:“你怎么老了十岁。”
横扫各大奖项的佟掌柜又在“想在大荧幕上走一走,而电影需要带给人美感”的想法下瘦身将近三十斤。只有“不放弃”,我们才会相信生命中有更多可能性,我们不会认为“人到中年生命就定型”,我们不会认为中年人“不配拥有爱情”。
对比“中年油腻”中对待爱情的放弃态度,闫妮更是充满了“浪漫主义”的味道。相信爱情,相信生命中“引领自己的人”。更让我感动和难忘的是,闫妮在节目中说的那样“不管成功与失败,不管前面是什么,穿过喜怒哀乐,爱恨情仇,穿过一切,去看看大海上的春天。”
对待生活要有“匠心”
b站有一部纪录片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,片子播出之后,很多人都感慨匠人的心力和专注。正如同杨澜在节目中说,我相信每一个有成就的人,都有着单纯的一面,一个有很多杂念的人是做不好的。
这种艺术家的“心力和专注”,我们称其为“匠心”。曾经有人说“唯有美食和爱不可辜负。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“美食”就是承载我们这种“匠心与爱”的东西。我很喜欢节目中李小璐闺蜜姜妍说的一段话,怀念自己母亲的家宴,这是一种遗传自母亲的仪式感。其实这和黄磊在“探班”说的是相同的含义,“儿时的记忆对我来说是两种味道,一种是爸妈的味道,另一种是爸妈做的饭的味道。现在如此爱做饭的原因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会永远记住这个味道。”
只有拥有这种“匠心”,才可能让生活充满“格调”和“品格”。这种匠心让我们对自己有“要求”,让我们清洁干净,让我们愿意去让生活有设计感,愿意学习“点茶,焚香,插画”,也愿意“读书写字”,愿意去听古典音乐,愿意坚持运动,精细的打理身体,保持一种“美好的姿态”。
梁实秋曾经说,闲暇处才是生活。所以大概越是懂生活、懂人生的人才会越是对这个节目上瘾。生活的艺术又何尝不是我们人生的艺术,生活家中所提到的“仪式感”“极致”等词语,在我看来其实是可以理解为一种精致而不繁冗,清润而不油腻的生活方式,一种“大道至简”的人生态度。
对于还挣扎在“中年油腻”的中年人或者是人生无趣的年轻人,不如看一看这个生活艺术的节目,让你在笑泪中也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体悟。